首页 资讯 正文

安徽旌德 荒山长出“金疙瘩”

体育正文 191 0

安徽旌德 荒山长出“金疙瘩”

安徽旌德 荒山长出“金疙瘩”

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,错落有致的民居与梯田(tītián)、道路、山峦、云雾(yúnwù)等相映成景,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生态(shēngtài)画卷。肖本祥摄(中经视觉) 新雨初霁,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柳溪村还(hái)沉浸在朦胧水雾中。汽车(qìchē)在山坳间穿梭,远处的香榧林和白茶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。路旁的果园里(lǐ),油桃挂在枝头,散发着阵阵香气。 “3月份(yuèfèn)采茶,6月份产桃,9月份香榧上市……”柳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(dìyīshūjì)胡黎明掰着手指细数不同时节的富民密码。依托白茶、香榧、果园、生态养殖四大(sìdà)基地,柳溪村近年来实现增收60余万元。 “以前这里全是荒地,更别提经济效益了。”胡黎明感慨,“如今通过‘两山合作社’,我们将闲置(xiánzhì)的土地、山林、水域等资源进行(jìnxíng)整合,才(cái)实现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。” 2021年8月份,柳溪村依托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正式成立安徽首家“两山合作社”,探索(tànsuǒ)生态资源价值转化(zhuǎnhuà)新(xīn)路径。该(gāi)合作社引导村民将分散低效的山场、林地等生态资源以入股形式整合至村集体,再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(tǒngyī)通过自营或招标引入经营主体,实现规模化经营。 “通过整合(zhěnghé)零散山场,村里不仅能集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、招引企业专业运营,还能结合文旅产业开拓康养服务,将碎片化林业生态资源(zīyuán)转化为(wèi)优质资产,实现村集体获利、村民增收。”胡黎明说。 “从(cóng)没想到荒山长出了‘金疙瘩’。”54岁的柳溪村村民(cūnmín)张春芝回忆,“以前山上只能砍柴,运输成本(yùnshūchéngběn)高、经济效益差,大家都去外面打零工。” “两山合作社(hézuòshè)”成立后,张春芝将(jiāng)荒山(huāngshān)入股合作社。柳溪村将该(gāi)地块整合后改造成白茶种植园。“现在我不仅能在家门口的白茶基地从事管护、采摘等工作,还能拿到稳定分红。”张春芝向记者展示村里发放的《生态资源受益权(shòuyìquán)证》。证书内的受益权分红情况登记表显示,村里共支付10年土地租金共计1.7万余元。 合作社运作中,会向村民发放《生态(shēngtài)资源受益权证》,明确资源入股比例和收益分配机制。据介绍,该(gāi)权证有效解决了村民“有资源无钱”和企业“有钱无资源”的矛盾,成为(chéngwéi)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助推器。 “《生态资源受益权证》是我们探索集体林权改革的具体实践(shíjiàn),有效规范生态资源开发。”旌德县林业局林长办主任(zhǔrèn)王晟说,“通过精准界定受益人、具体事项、收益金额等要素,村民受益权以权证形式实现(shíxiàn)标准化,既保障村民合法权益(héfǎquányì),又便于管理,为后续创新金融产品、打通生产要素流通堵点难点奠定了(le)基础。” 2024年(nián)4月份,旌德县发出(fāchū)安徽省首本自留山“三权分置”经营权证,并现场完成授信签约。 最新(zuìxīn)数据(shùjù)显示,旌德县共有“两山合作社”试点村18个,实施股份制经营林地面积2.65万亩(wànmǔ),核发《生态资源受益权证》2806户,入股农户收益共计670.61万元。其中,发放林地地票97户,入股林地面积824.47亩,农户前(qián)10年收入(niánshōurù)共计达43.62万元。 在推进生态(shēngtài)(shēngtài)资源开发的同时,旌德同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,坚持“利用与保护并重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 2023年2月9日,旌德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(yìqǐ)滥伐林木刑事案件时发现,当事人行为破坏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经诉讼,当事人以认购碳汇方式承担森林生态环境损害责任(zérèn)。 “这是我们(wǒmen)办理(bànlǐ)的(de)首例以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履行森林生态(shēngtài)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案件。”旌德县人民检察院(rénmínjiǎncháyuàn)一级检察官刘成瑛回忆,“当时侵权人直接修复难度较大,替代性修复流程繁琐。考虑到旌德县是安徽省碳汇项目开发交易试点县,该县庙首林场又(yòu)是全国首批碳汇交易地,我们尝试以认购碳汇形式替代生态修复。通过与当事人磋商达成‘碳汇认购协议’,将生态损害赔偿资金转化(zhuǎnhuà)为碳汇认购,既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,又保障生态修复效果。” “旌德县森林覆盖率接近70%,本身补植复(bǔzhífù)绿需求较弱,直接修复(xiūfù)不符合地方实际。”刘成瑛介绍,“过去生态损害赔偿金作为政府(zhèngfǔ)非税收入(shōurù)全额上缴国库,纳入一般(yìbān)公共预算统筹使用,无法实现生态修复精准补偿。如今通过碳汇认购‘交易’模式,资金可直达林场等修复主体,主体清晰便于专款专用和监督管理。” 据了解,80%的碳汇认购赔偿资金将通过组织(zǔzhī)当地低收入村民开展异地补植复绿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,实现法律效果和(hé)社会(shèhuì)效果的统一。 作为全国首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和(hé)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安徽省旌德县深入(shēnrù)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从(cóng)生态产品价值评价(píngjià)、开发、保护等方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截至目前,旌德县先后被确定为该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、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和安徽省林长制国元护林保示范区,其(qí)探索的生态资源受益权制度成为(chéngwéi)该省唯一入选国家林草局《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》(第二批)的实践。(经济日报(jīngjìrìbào)记者 梁 睿 李思隐)
安徽旌德 荒山长出“金疙瘩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